技术支持 technical support

电解质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

1.什么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机体中主要存在于体液中,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体液电解质中主要阳离子有钾(K+ )、钠(Na+)、镁(Mg2+)和钙(Ca2+ );主要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I-) 、磷酸根( HPO42-H2PO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根(SO42-)以及乳酸和蛋白质等有机阴离子。

2.电解质在机体的作用

细胞是维持生物体生命的最基本单位。细胞要具有正常的生理活力,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傅伟龙、江青艳等、李德发等指出,细胞汲入水和各种营养物质,输出合成的活性物质及代谢废物,靠的是细胞内外渗透压、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它是细胞生命的基础。这三大交换,是靠钾、钠、氯、镁四个元素完成的,所以电解质在机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水平衡

钠离子、氯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通过影响渗透压而调节体液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分布。钠主要调节细胞外水分及整个机体的水量,钾主要决定细胞内的水分。机体调节体内水分总量与渗透压的机制是反向的。当机体出现水分含量异常时,一般通过改变动物对钠的食欲和肾脏的排泄作用来调节,而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则主要依靠改变动物的饮水量和肾脏水分的排出。

2)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体液的酸碱平衡主要靠化学缓冲、呼吸系统、肾脏代谢三种方式进行调节。其中电解质组成缓冲对来调节酸碱平衡。作用十分迅速,这些缓冲液迅速与过剩的酸或碱结合,中和不利的影响,直至其他缓冲系统发挥作用。其中主要是碳酸氢盐、磷酸盐及蛋白质进行参与。

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需要体液中一定浓度和比例的电解质来维持。当钠离子、钾离子过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可出现四肢无力甚至麻痹等;例如,当家禽腹泻严重时,出现瘫痪、四肢无力等症状。钙离子、镁离子过高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等症。所以一般电解质补充时需要自由饮水,不可集中饮水,以免引起电解质短暂性增高,引起兴奋。

4)维持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

多种无机离子作为金属酶或金属活化酶的辅助因子,在细胞水平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例如多种激酶需镁(Mg2+)激活,淀粉酶需氯离子(CI-) 激活,钾离子参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钠离子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参与血红蛋白转运CO2,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细胞信息的传递等,电解质在物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原因

在动物养殖中电解质紊乱的诱因也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是严重腹泻导致电解质丢失;各种应激造成的电解质代谢异常,其中包括热应激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此外还有疾病造成的肾脏损伤,导致电解质代谢异常,造成尿酸盐沉积,水肿等证。因为电解质是维持细胞正常活动的基础,所以一旦电解质紊乱,整个机体的营养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疾病的恢复、生产效益的转化。

4.电解质平衡剂对热应激的影响

热应激,是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者高于正常体温时出现,导致机体散热受阻,尤其是家禽,不能借助汗腺通过出汗来散发体内过多的热量。这时,鸡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只能通过加快呼吸的方式散发热量.而过于频繁的呼吸运动,导致鸡体内二氧化碳的过多释放,体内碳酸氢根离子(HCO~)减少,酸碱平衡体系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饲料转化率和生长发育降低,增重缓慢。严重的出现整个代谢障碍,进而器官衰竭而死。所以夏季适当的添加电解质平衡剂像氯化钾、柠檬酸钠、碳酸氢钠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5.电解质平衡剂对蛋鸡蛋品质及产蛋率的影响

电解质水平有利于维持体液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保证营养素的适宜代谢环境。而蛋鸡产蛋率和蛋品质是整个机体营养代谢的最终体现,所以大量研究表明,电解质平衡剂会影响血液中阴阳离子比例,从而影响蛋禽的产蛋性能和蛋壳品质。在一定范围内日粮中钠、钾、氯与家禽的酸碱平衡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电解质平衡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鸡群采食和产蛋水平。当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过高时,不利于蛋壳中碳酸钙的沉积,进而影响蛋壳质量。

6.电解质平衡剂对家禽肠道疾病的恢复

肠道疾病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当肠道发生病变时小肠粘膜病变可直接影响机体对水分的吸收,肠腔内高渗透压会使血中部分水分向肠腔转移,最后由粪便排出,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同时还伴随大量的电解质的流失,导致整个代谢紊乱,加剧病情。所以肠道疾病时补充大量的电解质有助于纠正渗透压平衡,保证细胞基本代谢,帮助疾病恢复。

7.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小离子,大能量”,电解质在养殖生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规模化养殖的今天,养殖密度大,应激因素多,疾病发生概率大,所以适时的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等,如赐利健,营养代谢调节剂,保证营养素的适宜代谢环境,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益。

2022年11月14日 15:04

NEWS

新闻资讯